2016年3月6日星期日

大學生不可違背的神話

大學最後一次暑假,提早回到台灣跟同學相約吃飯。再過不久就是大四生活,身邊的同學常會問,畢業之後有什麼人生計劃。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準備研究所和考公職。工作也是理所當然的答案。

但是,在大學生畢業之後要做什麼工作呢?有一次在跟小豪吃飯,被問到這個問題。如果要我面對現實生活的工作,我會選擇做娘惹糕和古早味的糕點;我夢想中的工作是當戰地記者或背包旅行記者。

小豪跟我說,在台灣就違反大學生的神話主軸故事。他說大學生本來就要在冷氣房、工資高的地方進行工作。他認為作為一位大學生不可違反神話。一個大學生去當糕點學徒,當初就不應該來上大學。

難道大學生不可以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嗎?公職、上班族是大學生應該的職業嗎?難道大學生畢業之後,一定要找到高級工作才算主流嗎?

博士生買雞排引起社會關注。亞洲社會想法:“你/妳已經成功,為什麼還要探索呢?“古人說:”行行出狀元“。對方不是去偷或搶,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和知識去經營自己的雞排店。大學除了培養專業領域,並且提高大學生的個人素養和通識能力。人都不是跟著自己的內心去做想要完成的事情嗎?

台灣高等教育擴展化,人人都可上大學,導致學士生在社會工作競爭惡化。因此,大家為了想要擁有更好的工作,就繼續讀研究所,認為學位越高,將會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越高。

最後,我認為大學生畢業之後,無論從事那份行業,只要可為社會造福人群,擁有貢獻,都是屬於好的一份工作 。

21世紀,講求的是創意和學習,不要對社會產生恐懼,送給即將畢業的畢業生!!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