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9日星期三

受傷的女孩

2月25日,男孩走在路思義教堂旁的草地上,想放鬆內心的疲累和壓力。突然,在教堂的角落聽到女孩的哭聲,這個哭聲帶有痛苦和情傷。男孩跟著那個哭聲過去,發現女孩畏縮在教堂旁哭,感受到女孩的無助,當時的男孩有點嚇到離開,想讓女孩冷靜一些。過了三分鐘,男孩覺得應該給予女孩一些紙巾,讓女孩心中可以得到溫暖和愛。男孩內心其實還蠻痛心女孩,覺得無法幫助到女孩。女孩離開時候,用溫柔的聲音說謝謝。

男孩希望可以陪著這女孩走出她的黑暗。獅子女總是在掩飾自己,裝為堅強的人,但人也有脆弱的一面。
 
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無放下的回憶,或許那段回憶是黑暗,讓妳鎖在心中角落的小房間,不想讓外面的陽光和水分,來滋養妳的心。久了,妳再也不懂什麼叫愛?愛是什麼?妳的心已經麻木了。
 
 
回憶和眼淚的交織&我真的受傷了
 
回憶和眼淚似乎是逃不掉的宿命,
回憶像夢魘,隨機地來打擾妳的生活。
可能在妳發呆的時候,可能在妳睡覺以前,
更多的,出現在妳一個人。
 
一個人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,不是嗎?
像是毫無預兆的颱風,一撞,世界卻混亂了。
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,一片一片, 刺在心裡,
心,妳可以不要痛嗎?

——取Angela Nam



我嘗試回饋這個女孩,雖然文筆還需要加強,請笑納吧!

回憶總是甜美
 
回憶跟眼淚是共同體,兩者的存在可含著悲與樂,
回憶也可以是甜美,它讓妳知道擁有這份生活的樂趣。
一個人有時候孤單、寂寞,但是可讓自己學會堅強,
一個人的胡思亂想,為了尋找自己在愛情的付出和結果。
心碎了,唯有慢慢撿起來,一片一片的修復,
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。

——Arthur

2016年3月6日星期日

大學生不可違背的神話

大學最後一次暑假,提早回到台灣跟同學相約吃飯。再過不久就是大四生活,身邊的同學常會問,畢業之後有什麼人生計劃。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準備研究所和考公職。工作也是理所當然的答案。

但是,在大學生畢業之後要做什麼工作呢?有一次在跟小豪吃飯,被問到這個問題。如果要我面對現實生活的工作,我會選擇做娘惹糕和古早味的糕點;我夢想中的工作是當戰地記者或背包旅行記者。

小豪跟我說,在台灣就違反大學生的神話主軸故事。他說大學生本來就要在冷氣房、工資高的地方進行工作。他認為作為一位大學生不可違反神話。一個大學生去當糕點學徒,當初就不應該來上大學。

難道大學生不可以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嗎?公職、上班族是大學生應該的職業嗎?難道大學生畢業之後,一定要找到高級工作才算主流嗎?

博士生買雞排引起社會關注。亞洲社會想法:“你/妳已經成功,為什麼還要探索呢?“古人說:”行行出狀元“。對方不是去偷或搶,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和知識去經營自己的雞排店。大學除了培養專業領域,並且提高大學生的個人素養和通識能力。人都不是跟著自己的內心去做想要完成的事情嗎?

台灣高等教育擴展化,人人都可上大學,導致學士生在社會工作競爭惡化。因此,大家為了想要擁有更好的工作,就繼續讀研究所,認為學位越高,將會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越高。

最後,我認為大學生畢業之後,無論從事那份行業,只要可為社會造福人群,擁有貢獻,都是屬於好的一份工作 。

21世紀,講求的是創意和學習,不要對社會產生恐懼,送給即將畢業的畢業生!!!